! }' C" B2 f, L$ s在一场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专业课中,老师问学生:“假设你一个人外出旅游,来到了一个峡谷,发现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手提包,而且手提包是打开的,里面明显装着一沓妙票。同时,你还发现,在悬崖边有一些看起来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根,这树根可以帮助你到达手提包的位置,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,当然,你更有可能因此而被摔断脖子。请问: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?”
" ?, C( P8 H" W8 C) z4 x
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离开,毕竟,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可贵的生命。
$ K2 Q+ x$ {9 V* F' F# D老师没有发表意见,继续问:“如果那个装钱的手提包换成一个失足落下的小男孩,他此时奄奄一息地发出求救的呼唤----你又会怎么选择呢?”
) o& v4 k3 r/ j8 {! I" E2 k0 v) |% Y
学生们考虑了几秒钟后,全部选择了靠近。 7 i2 u+ T- P: c6 Q* N
“面对相同的环境,相同的危机,相同的后果,你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,这是为什么呢?”老师问。
$ _6 |& k! c& M; ^. R1 k" N$ G“因为目标不同,一个目标是为了取得财富,一个目标却是为了营救生命,相比较当然生命要比财富重要。”一个学生说。
1 X( P, l3 ~% e. c
“只是因为个人所设定的目标不同,所以你们的价值观也就不同了。现在,我们换个内容。”老师接着说:“如果你有一个心仪的女朋友,你希望能和她厮守终身,但对方却不这样认为,也许她不是真的喜欢你。这时候,如果你一意孤行地付出自己的情感,那么结局会有两个:要么她被你感动,被动地和你在一起,但这段感情可能随时都会出现问题;要么她仍旧泠漠的离开了你,任你对她再好也没有用---这时,你是选择毅然离开,还是坚持靠近?”
- n M$ T/ f; n/ M8 k学生陷入了两难的思考。毕竟,面对自己所爱(甚至可能是此生惟一的爱情),在尚未出现绝望的信号之前,怎能轻易放弃?有些人甚至想,只要能够挽回恋人的心,自己牺性一切也在所不惜。
5 A" B2 N, T8 E2 b' V7 O9 a u
“假若角色互换,”老师看到大家都不吭声,于是话题一转,“你是那个被人苦苦追求的女孩,在你根本没有打算接纳对方的前提下,你会选择离开,叫对方彻底死心,还是选择靠近,听任感情自由发展?”
& P* M5 Y- x- U; ~# ]) }互换了角色之后,学生们变得不再迟疑,纷纷表示说:“既然不爱人家,就该及早离开,免得耽误了对方的青春和幸福!”
$ x! h2 g A0 y. j$ P
老师微笑着说:“既然你们能够明白,在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,一定要给对方一个明确的答复,不要耽误,伤害别人,那么易地而处,当你是一个追求者时,又何必甘愿自己深陷泥沼之中,糟蹋自己的青春与幸福呢?” 学生们噤声不答,过了几秒钟后,他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:“请问老师,我们今天讨论的课题与人生规划之间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?“
" @4 }& D1 G; j) d; e老师平和而掷地有声地说:“在人生的课题中,离开与靠近是一门很大的学问。有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,本该离开却选择了靠近,本该靠近却选择了离开,所以他们的人生路途,走得跌跌撞撞痛苦不堪。如果你们连分辩离开与靠近的智慧都没有,分不清什么是"势在必行",什么又是“势的不行”,那么所有的人生规划都将沦为空谈,再怎么学也是枉然啊!”
|